中外運重謀電商物流
來源:
發布時間:2011/12/2
瀏覽次數:0
盡管已宣布與DHL一起暫時退出國內快遞業務,但面對電子商務的巨大誘惑,中外運并不愿就此撒手。
11月30日,中外運長航集團總裁張建衛透露,該集團新近組建了一個電子商務研究小組,為電商市場尋找恰當的商業模式。“絕不會超過兩年。”
他同時透露,上周四集團內部的物流板塊的整合已經啟動,預計兩年內能將物流板塊融合到位。
但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,中外運如要切入電商領域,需要脫離中外運體系,否則仍會以虧損告終。
外運E速敗退
張建衛口中的“E速”,全稱“北京中外運速遞有限公司”。2004年,面對合資方單飛和日益增大的業績壓力,中外運提出自主發展國內快遞業務品牌的設想,并于2005年開始在35家分公司運作。2005年底,外運“E速”獨立運作。
E速成立之初,不僅中外運對此寄以厚望,資本市場也認為做大E速是中外運發展的關鍵。聯合證券分析師孫海波在其2007年6月發布的研報中認為,“外運發展的國企優勢、資金優勢、網絡優勢、經驗優勢是公司占領異地快遞市場的保障”。
2006年,E速完成81.31萬票,同比增長104.55%,跨區域干線網絡和本地收寄網絡初見雛形。公司提出E速在2007-2010年4年內完成業務收入由2.6億元至80億-100億元的跨越,未來4年間復合增長率需為236%。2007年,E速業務量同比增長138%,但虧損達到8000萬元,2008年虧損1.21億元。
因此,2009年5月,中外運以4600萬元向中外運敦豪轉讓E速100%股權,當時的理由是速遞公司幾年內難以扭轉虧損局面。
事后證明,E速果然是止不住的出血點。有E速內部員工透露,從2008年至2010年三年,E速虧了數億之多。2011年6月,中外運敦豪再次賤賣與全一快遞整合過的E速業務。
徐勇認為,E速之所以止不了虧,是因為其投資規模太小,多年來投資額像擠牙膏一樣擠出來,不具備競爭力。此外,E速市場定位在中低端,與民營快遞肉搏,可其人工等成本卻高,自然斗不過。最重要的是,中外運的國有體制太過僵硬,與市場不接軌,是造成虧損的重要原因。
張建衛則向記者坦承,E速失敗在于“我們選擇的目標客戶群、商業模式、內部的協調等都有問題”。其中部分情況恰如徐勇所分析的。
“事實上,是我先向DHL那邊建議退出國內快遞的。”張建衛向記者透露,在國家《郵政法》明確外資快遞公司禁止介入國內商函信函的快遞業務后,外資公司的國內快遞業務受到了很大的影響,因此雙方決定暫時退出國內快遞業務。
“但是,是暫時,暫時!”張建衛笑著再三強調,這并非意味著中外運不做國內快遞業務了,只是短暫的退出而已。
重進電商物流
張建衛的潛臺詞,無疑是為“重返”做好鋪墊。
“我們確實在研究電商物流如何切入。”張建衛向記者表示,在今年11月11日“光棍節”一天,僅淘寶上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就高達52億元。電子商務爆發的巨大商機,令每個物流商無法忽視。
張建衛透露,公司有意進入電子商務物流市場已經長達兩年時間,新近又成立了一個電子商務研究小組。但因有E速失敗的前車之鑒,中外運不得不謹慎思忖再度進場的商業模式該如何設計。他還表示,此前中外運曾赴杭州與阿里巴巴(微博)公司溝通過,雙方也有意達成合作協議,“現在仍在研究階段,必須要非常慎重”。
按照張建衛的構思,一旦中外運再度切入電子商務物流,將不會像E速一樣,只是在外運發展所擁有的業務范圍層面予以協助,而是集整個集團之力予以支持。他向記者透露,目前集團的物流板塊業務整合已經正式開始。
中外運長航擁有目前國內物流企業中最為齊全、結構均衡的戰略資產。其中,自營碼頭吞吐能力達4000多萬噸;自營船舶136艘;集裝箱場站89個,面積200多萬平方米;倉庫374座,倉儲面積約200萬平方米,在北京、廣州、成都、上海、沈陽、南京等地設有貨物分撥中心;營運車輛3000余輛;鐵路專用線8條。
一旦中外運長航集團內部的物流板塊形成合力,對其他物流商、快遞企業來說,新進場的中外運快遞業務,或許將是極具挑戰的競爭對手。
不過,徐勇卻持不同看法。他認為受體制影響,他并不看好中外運進軍電商物流市場。除非,中外運不要以國有企業的名義進場,而是尋求合資公司,尤其是與民營企業合資,選擇一種靈活的機制進入這塊市場。“投資量也很關鍵。”徐勇稱,目前EMS和順豐(微博)等公司體量和網點已經非常成熟,中外運要與之競爭,三年至少要投入二十億才有可能。
“這么多錢中外運投得起嗎?運營初期肯定是虧錢的,中外運又能虧得起多少?”徐勇認為,如果沒想明白這兩點,中外運再度入場只能以告虧而終。